1水解管的填充:先將1~3cm厚的硅酸鋁棉填充在水解管的細徑端(出口端),放入做好的鎳鉻絲支架,在支架的另一端填充1~3cm厚的硅酸鋁棉。
2水解爐恒溫區測定:將高溫水解爐及其控溫裝置按規定安裝,并將水解管水平安放在水解爐內,通電升溫。待溫度達到1050℃并保溫10min后,按常規恒溫區測定方法,測定其恒溫區(1050℃±5℃),記下恒溫區到水解管入口端的距離。
3 450℃~500℃和750℃~800℃區域測定:按2.2方法測定水解管入口端到450℃~500℃和750℃~800℃區域的距離。
4套式恒溫器工作溫度確定:將一支測量范圍為200℃的水銀溫度計放氫氧化鈉溶液。通電緩慢升溫,待溫度達到125℃時,調整溫度設定值,使溫度保持在(125±5)℃約30min,則該溫度即為工作溫度,儀器自動保存此值。
5水蒸汽發生量確定:將蒸汽發生裝置的電源打開并通入蒸餾水并與冷凝器連接,接通冷凝水。調整溫度設定值,使蒸汽發生量為(100mL~120mL)/30min,即為工作溫度的控制位置。儀器自動保存設定值。
參數設定方法
1 蒸汽發生器溫度設定方法:見附1
2 主機參數設定方法:
主機參數的設定通過設定鍵進行,計有時間、日期、進樣速度、溫度、以及升溫速度等的設定。
步驟:
1、按設定鍵,顯示同時“0”閃爍,提示輸入需要修改的參數的序號。參數的對應序號為:
1——修改日期;
2——修改時間;
3——修改進樣速度;
4——修改水解爐溫度;默認為1050℃
5——修改蒸餾爐溫度;默認為160℃
6——修改水解爐升溫速度,默認為5;
7——修改蒸餾爐升溫速度,默認為5;
8——顯示補償溫度。
2、按數字,輸入對應參數的序號后,顯示原設定值,并閃爍顯示需修改的位置。
在輸入3(修改進樣速度)時,顯示器顯示提示輸入需要修改進樣位置的參數。
1——低溫區停留時間,默認為5min;
2——中溫區停留時間,默認為5min;
3——高溫區停留時間,默認為25min;
3、參數設定好,按輸入鍵,儀器自動保存參數,結束本次操作。
4 .測定步驟
4.1 水解爐通電升溫,塞緊水解管入口端帶進樣桿的橡皮塞,調節氦氣流量為50mL/min。
4.2 從蒸餾瓶側管管口加入氫氧化鈉溶液,并用橡皮塞塞緊側管管口。套式恒溫器通電升溫,并使溫度控制在(125±5)。C,接通冷凝水。
注:250g/L的氫氧化鈉溶液每天更換一次。
4.3 當水解爐爐溫升到500。C左右時,通入水蒸汽,水解爐爐溫達到1050。C后,空蒸30min。
4.4 稱取粒度小于0.2mm的空氣干燥試樣 0.1g左右(稱準到0.0002g),將約0.5g氧化鋁與分析試樣充分混合后,轉移至瓷舟內,對于揮發分較高的煙煤,在混合后的試樣上,應覆蓋一層氧化鋁(0.3 g~0.5g)。
4.5 在吸收瓶中加入20mL飽和硼酸溶液和3滴~4滴混合指示劑,將之接在冷凝管出口端,使冷凝管出口端沒入硼酸溶液。
4.6將瓷舟放入燃燒管內的石英或剛玉托盤上,塞緊帶進樣桿的橡皮塞,以(100~120)mL/30min的流量通入水蒸汽。按“啟動”鍵,儀器按設定好的進樣速度自動進樣,并在到達設定時間后自動退回。
7 取下吸收瓶并用水沖洗硼酸溶液中的玻璃管內、外,洗液收入吸收瓶中。
8 停止通入氦氣和水蒸汽,將托盤拉回到低溫區。
9 以硫酸標準溶液滴定吸收溶液到由綠色變為鋼灰色。由硫酸標準溶液的用量來計算煤中氮的含量。
注:每天在煤樣分析之前,須對蒸餾裝置用蒸汽進行清洗(空蒸)30min或待錐形瓶內餾出物體積達到100mL~150mL后,再進行正式試驗。
10 試驗結束后,關冷凝水、氦氣,關閉所有電器開關,將蒸餾瓶內的堿液倒出,并把蒸餾瓶洗凈。
空白試驗
1 更換試劑或儀器設備后,應進行空白試驗。
2 用光譜純石墨代替煤或焦炭試樣,按測定步驟進行空白試驗,硫酸標準溶液的用量即為空白值。
分析結果的計算
空氣干燥基煤樣的氮含量按(2)式計算:
式中:
V — 滴定的硫酸標準溶液體積,單位為毫升(mL);
V 0 — 空白消耗硫酸標準溶液體積,單位為毫升(mL);
c — 硫酸標準溶液的濃度,單位為摩爾每升(mol/L);
m — 試樣質量,單位為克(g);
0.014—氮的毫摩爾質量,單位為克每毫摩爾(g/mmol)。
6.氮測定的精密度:
氮測定的精密度如下表規定:
重復性限,Nad,% | 再現性臨界差,Nd,% |
0.08 | 0.15 |